主耶稣为何哭泣?(含音频)
Post Views: 2,397 —— 主耶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在客西马尼的眼泪是为全人类 耶稣哭了(下) 约翰福音信息(61)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

Post Views: 2,397
—— 主耶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在客西马尼的眼泪是为全人类
耶稣哭了(下)
约翰福音信息(61)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耶稣哭了(上)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三、主耶稣的哭泣
“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约11:28-29)
主耶稣吩咐马大暗暗(secretly)地叫马利亚来,意思是要安慰她。马利亚就急忙起来去见耶稣。那些来安慰马大马利亚的犹太人见马利亚急忙起来出去,以为她要到坟墓那里去哭,就跟随她去。
“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祂,就俯伏在祂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11:32)
耶稣脚前是马利亚惯常所在听主讲道的地方,如今她仍然俯伏在耶稣脚前诉说她的哀痛。马利亚说的话与姐姐马大所说的完全一样,“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再次印证这话不是责怪,不是抱怨,乃是马大、马利亚的信心体现。
“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耶稣哭了。”(约11:33-35)
“耶稣哭了。”(Jesus Wept.)(约11:35)
耶稣哭泣?你能想像,造物主哭泣是什么样子吗?
“我是耶和华,是凡有血气者的神,岂有我难成的事吗?”(耶32:27)
耶稣为什么哭泣呢?祂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祂甚至安排这一切使之如期发生,因为祂听到拉撒路病了又在原地停了两天,祂也知道不久拉撒路就将从死里复活,那么耶稣为什么哭泣呢?
“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于是祂禁不住流泪。
在耶稣的眼泪中,甚至连旁边的犹太人也能看出祂对马大、马利亚、拉撒路深厚的爱。
“犹太人就说,你看祂爱这人是何等恳切。”(约11:36)
但耶稣的哭泣和马利亚的哭泣不同。马利亚的哭泣是因为弟弟拉撒路之死而悲伤痛哭(wail aloud);但耶稣的哭泣是因为看见马利亚哭以及和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而默默地流泪(shed tears)!
这位被称作是“忧患之子”的耶稣,祂“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53:3)。
祂诞生在马槽里;成长于卑微贫寒之家;饱受饥饿、困乏、劳累、寒热之苦;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四处传道,甚至无枕头之地;被人拒绝、被人厌弃、被人藐视;时常因人间疾苦而心灵忧伤;被自己的门徒出卖、否认、弃绝;饱受辱骂、摧残、嗤笑、戏弄;被鞭打遍体鳞伤,被钉十架,被枪扎,有血与水流出;临终没有给母亲留下分文,在十字架上将母亲托付给门徒照顾;因背负世人之罪,被父神转脸不看;最后被埋葬在借来的坟墓里。
因此,无论你我遭遇怎样的贫困饥寒、困苦流离、世人冷眼、拒绝蔑视、关系破裂、亲人离世、咒骂逼迫、死荫幽谷,祂都知道,祂都体察,因为祂都完全经历过这一切。
因此,在耶稣的眼泪中,人们看到祂的慈爱、怜悯,看到祂对世人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感同身受。
“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
主耶稣的第二次哭泣,是在耶路撒冷城边。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路19:41)
主耶稣怎能不哭泣呢?祂看见自己的百姓以色列一次又一次地丧失得神眷顾的时机。当主耶稣环顾四周,祂所看见的是人内心充满罪孽、奸诈和邪恶,以及以色列百姓属灵的瞎眼和黑暗,而耶路撒冷面临的毁灭和灾祸就在眼前。
主耶稣的第三次哭泣是在客西马尼园。
“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
这杯是主耶稣将要承受的十字架的苦杯:痛苦、忧伤、拒绝、分离、遗弃、孤独、死亡、埋葬。
“耶稣……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约11:33)
耶稣“心里悲叹,又甚忧愁。”“悲叹”有愤怒、生气的意思,“忧愁”指内心翻腾、搅动。
耶稣看到撒但透过罪恶对人的残害而愤怒,
祂看到死亡带给人的悲伤而内心如水搅动。
摧毁魔鬼罪恶与死亡权势的唯一途径,正是耶稣基督自己的十字架!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来5:7)
主耶稣的流泪祷告蒙神应允,三位一体的真神为世人成就旷世最伟大、最奇妙的十架救恩。
第一次在拉撒路坟前的哀哭,是主对人类苦难的深切体验;
第二次在耶路撒冷城边哀哭,是主对世人悔改的殷切呼唤;
第三次在客西马尼园的哀哭,是主十字架救恩的真切彰显!
拉撒路坟前的眼泪像条小溪,是为一个家庭;
耶路撒冷边的眼泪像条河流,是为一个民族;
客西马尼园的眼泪像个海洋,是为整个人类!
“The tears at the tomb, were a small stream belonging to one household; the tears of Jerusalem, were a river belonging to an entire country; the tears in the garden, were an ocean belonging to the whole world.” (Scott Bayles)
感谢主耶稣的十字架救恩,因这十字架,哭泣可以变为欢笑,哀恸可以成为盼望!
“因为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阅读任运生牧师约翰福音系列文章?约翰福音系列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